大年初六,他还未喝完节日酒,便再次扛起行囊。工地开工正处于寒冬,他不怕吃苦,不畏寒冷,默默无闻地工作。我尝试着用简洁的文字,去温暖往昔。一米阳光,穿过时空,带来一份惬意,而守望者依旧执着。
蔺存强,2007年在炮兵学院退伍回到莱芜,干起了出租车驾驶员,2009年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被聘到亚通路桥公司工作,从底层干起,如今已是三个年头的他在山西燕庄工地是一名出色的采购管理员,凭借着刚毅的性格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带着公司领导的信任与鼓励,让自己甩开从未接触过采购管理员这个思想包袱,干好了工作。
四月初的大连还是依然很冷,春天的脚步在这里似乎蹒跚了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蔺存强,我虔诚的喊他“蔺大哥”,也想着描述一下此刻我认识的蔺大哥。他让本色传递感动,脱下军装仍是一个兵,这铿锵有力的声音道出了勇者的本色。传承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本体文明,一路前行。此刻,榜样成为一种粘合剂,引导众人自觉树立“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讲求奉献”的精神。
就是这样一个憨直热心的人,在接下来的大连之行中给了我莫大的鼓励与支持。投标文件的单价和文书在一遍遍的修改,有时会忙到深夜三点多。标书的要求很严格,原本就不懂的我总是做得不够理想,就这样带着徐总的疑虑,我们装订密封开标了。果然,8号上午的开标会上,我们以整齐的着装,严谨的答疑,落得项目部各部门领导的一致好评,但是在距离严格意义上的标书标准还相差太远,包括排版、打印、装订、密封盖章。徐总很不满意,要求我们在10号上午的另一个开标仪式上必须要脱颖而出。时间很快就到了9号下午,5:30分出门封标书,这次的要求很多,只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标书封面要求精装版,密封要求用牛皮纸包装,厚度要够,就这样,我带着期盼和战战兢兢的心,在晚上22:10分结束装订,这时的肚子还是空的。我和李梦娇同志在一家24小时营业的快餐店里添了些东西。大连的夜晚很冷,只是没想到回去后,徐总看到标书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愤怒,朝着我开始训斥,说:“没有经验,不会密封”等等。我止不住泪水,哭了,说不出来是委屈还是什么,看到自己的付出被贬的一文不值,突然间感觉自己好笨,像是白活了二十几年,就这样再也止不住泪水。其实知道是自己缺乏经验,但是泪水就是不争气的流下来。这时蔺大哥说了一句话:“在2012年的工作汇报总结大会上,我说,公司员工的心都是好的,只是不知道怎么去做事”。说的很实在,不是我不想干好,是我不知道从哪开始干,就是这样一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话陪伴我到今天。今天是5月1号,五一劳动节。在今天,我莫名的就想到了你,蔺大哥。
用毅力抒写责任。播撒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撒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散播一种榜样,我们能够时时看到奋斗的目标和参照物。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工作上台阶、职工争先进、管理上水平”,一直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榜样的力量在于思想引领,推动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他年仅28岁,凭着谦虚好学,掌握了采购管理经验,把燕庄工地的物资采购管理的井井有条。当兵出身的他,身体硬朗,性格刚毅。凭着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那股韧劲和钻劲,如今,他成了公司施工一线抢着要的“香饽饽”。谈起他,各工地负责人满意地说:“有蔺存强在,工作我们放心。”
4月底,我来到山西燕庄工地。这是第二次接触蔺大哥,工地上的他显得更加的瘦弱与疲惫。作为工地的采购员,忙前忙后的他,只觉得这些都是自己的份内工作,根本意识不到自己有多忙绿,在工地上跟着他出去过一次,通往燕庄隧道的长达5公里盘山而立的施工便道上黄土飞扬、颠簸起伏,这样只允许一辆小车通过的便道,听他说,每天要爬上爬下的赶往县城、临汾市三四趟去采购东西,从工地到县城,从县城到市里,他每天的工作大都是这样。工作中最常去的还是炸药库领取炸药,一个来回就是好几个小时的车程,有时炸药领回来却用不上,只能在送回药库,因为负责这项事的人是他,就算自己在忙,别人也没法替他去做这些。就这样,他从早上5点忙到晚上10点半,有时还会更晚些。
当地物资匮乏,物价高,工程所需大部分物资质量难把关,控制好物资是决胜工程建设的关键,由于施工环境特殊,从采购到现场使用,一天要往返采购三四趟,凡事多未雨绸缪,有新理念、超前意识。精细管理,扎实做好物资保障工作。物资保障是保证工期履约的前提,为此,蔺存强在工作中牢固树立四种意识,即牢固树立保障意识,讲保障就是讲牌子;牢固树立精细意识,讲精细就是讲政治;牢固树立吃苦意识,讲吃苦就是讲奉献;牢固树立协作意识,讲协作就是讲保障。
责任心是他的标签。百年大计,质量为先,而物资采购是质量控制的基础,他清楚自己肩上的重任,多年的历练,让他成长为一名作风优良的骨干人员。
“要按施工进度合理组织材料采购,不能一味追求物资保障,大批量采购,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畅。”蔺存强说。为了材料采购计划制定的合理性,他经常与保管员对材料使用及质量问题进行沟通,与各工队商议材料补充事宜,及时更新计划,跟踪落实,防止因材料紧缺影响施工进度或盲目采购造成浪费。
不分份内份外,用坚强意志挑战工作极限。“材料太多,工作繁琐,得全方位考虑!”蔺存强感慨。
以人格刻写忠诚。青春的永恒在于与人品的同在。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解读榜样,他们告诉我们:成功的项目总是以人为本,踏实诚恳、勇于创新,工地文化展示的不仅是一种精神面貌,更是一份人格,一份忠诚。平凡岗位上,做一行爱一行,善始善终,这便是平凡中的伟大。
工作需要就是命令。出身军人的他行动果敢,敢于向困难挑战。无论领导安排他到哪里工作,他从不讲条件,哪里需要他,他就赶往哪里。记得前些天在大连出差,他此次的任务是徐总的司机,连夜赶路奔波,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反而为工作忙前忙后的他做的更加细心与周到。
蔺存强一心扑在工作上,长年以工地为家。其实,外表刚强的他,内心也十分挂念亲人,也很想和妻子、儿子一起享受家庭幸福时光。但为了尽量满足和照顾其他工友的需要,他总是默默地把对亲人的思念藏在心底,长期坚守在工地,有时半年也回不了一次家。谈到家庭,他总爱带着美好的憧憬说:等工程完工了,我会回家多陪陪亲人。是啊,一门心思用在工作上的蔺存强,算不上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但他怀着对企业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用他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诠释了“先锋模范”的深刻内涵,诠释了一名军人的孜孜追求。
劳动最光荣,在角色转换中勇挑重担争先进。由司机转换为工地采购管理员,看似轻松的活,对于新手的他来说却有着巨大的压力。在工地全面展开施工时,他服从组织安排,来到黄土高原,隐身在这黄土飞扬的脊背上兢兢工作,以披荆斩棘之势,在艰苦的环境下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他居安思危,不忘艰辛岁月自己的打拼,也因此倍加珍惜现在的成果,怀着感恩的心,继续新征程。都说人因有了梦想而坚强,当我们把这些梦想汇总在一起,带给我们的正是一种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心志、共克时艰。工地上的舞者,在用激情和人品拥抱时代点燃未来! 正是因为蔺大哥的这种精神在时刻影响着工地上天南海北的工友们,我们的燕庄隧道才比中交一航局下属的任何一个施工工地贯通的都早,谨以此记献给工地上忙碌的蔺大哥,五一快乐!
敬礼!向山东亚通路桥各工地、各部门的同志们!
尚美玲
2013.5.1